close

F1 2012

0000054855  

  • 主機平台:PC單機遊戲
  • 遊戲類型:競速
  • 發售日期:2012-09-24
  • 遊戲售價:NT 1490
  • 遊戲人數:多人
  • 作品分級:ESRB E

歐洲知名遊戲商 Codemasters 今日宣布,9 月 21 日上市的《F1 2012》市售版,於上市前一周陸續釋出 Xbox 360,PlayStation 3及 PC DEMO 體驗版。

 於 The Young Driver Test,玩家將視身體驗在阿布達比 Abu Dhabi 訓練賽。學習如何駕駛 F1 賽車的操縱感。接著即可進入季度賽,透過十場賽事,成為賽場中的霸主。玩家要挑選一個比賽對手,於 Monza 場地進行五圈賽,在 3.6 英里賽道,飆速至 218m.p.h.

 

  《F1 2012》想讓賽車迷能更加融入 F1 一級方程式遊戲。更新的功能,更廣泛的技術,與整合過往的特色,透過多人連線競賽,達到更深刻更刺激的遊戲快感。

 

  《F1 2012》擁有完整官方授權團隊,車手及 2012 FIA FORMULA ONE WORLD CHAMPIONSHIP 賽程。包含 Austin, Texas 德州奧斯汀的 2012 FORMULA 1 UNITED STATES GRAND PRIX 及德國著名的 Hockenheim 賽事。

1 

一級方程式賽車(Formula One,簡稱F1)是由國際汽車聯盟(FIA)舉辦的最高等級的年度系列場地賽車比賽,全名是「一級方程式錦標賽」。

F1被很多人認為是賽車界最重要的賽事,同時也是最昂貴的體育運動,其賽車往往採用汽車界最先進的技術。

2 

F1早期稱為Grand Prix大賽,為了公平性與安全性,賽車運動的主辦者會制訂賽車的統一「規格」(formula,或也可解釋為車輛設定的「公式」),只有依照規格製造的賽車才能參賽,這種賽車便稱為「方程式賽車」。F1是FIA制定的方程式賽車規範等級最高的,因此以1命名。

3 

F1錦標賽是有著漫長歷史的世界級賽車運動。F1的前身是1920年代和1930年代舉行的歐洲大獎賽。二戰結束後隨著機動車賽的重新建立,F1錦標賽最終在1950年正式開賽。1950年,第一場F1由FIA於英國銀石賽道上舉行。1970年代是F1的瞬間加速期,空氣動力學套件加渦輪增壓引擎,使得賽車速度激增;1980年末開始引進的電腦科技使得賽車的油門、離合器全部由電腦自動調控;1990年代是F1的「自動化」期。

4 

雖然F1賽車車身使用許多大型擾流翼和小型擾流板來增加下壓力而造成風阻係數(coefficient of drag)增加,但因為車身正前方迎風面積已儘量減至最小,所以風阻係數乘以車身正前方迎風面積的阻力面積仍能降低,同時又保有下壓力強的操控穩定性。

5 

1980年代中期渦輪增壓引擎的F1賽車就有1200匹馬力,馬力比今日自然進氣引擎的F1賽車高,在直線跑道加速更快,但現今F1賽車的優秀之處在於極高的過彎速度、強勁煞車與摩擦阻力超過1的高抓地力輪胎。以1990年Tyrrell車隊的Tyrrell 019這部對F1極具影響力的賽車而言,設計師Postlethwaite 博士採用創新的高車頭設計,讓更多氣流進入車底產生文氏管效應(Venturi)增加下壓力(賽車界稱為地面效應,Ground effect,讓車底氣流高速流過,使車底氣壓大幅低於車身上方氣壓而增加下壓力,另一種產生地面效應的方法為Lotus蓮花車隊曾使用的側裙擾流板,減少車身側面氣流進入車底低氣壓區擾亂氣流,讓車底產生接近真空的低氣壓來增加下壓力,但此方法被FIA禁用),也減少車頭與前擾流翼連接處的亂流,在1990年法國站練習賽創下超過時速300公里過彎的記錄,達到4G的過彎抗離心慣性(70年代末期F1賽車的最佳過彎表現約為時速240公里,2G;2010年在新規則限制下F1英國站比賽仍有車手過彎時達到5G),成為後來各車隊的設計範例與F1賽車首創的特色。

6 

F1車手在過彎與煞車時身體常承受數倍體重的重力,卻無法穿戰機飛行員的抗重力服來讓足夠數量的血液在腦部停留或離開,所以F1車手平時就需要高度的體能訓練,才不會比賽到一半就過度疲倦而撞車,2001年美國CART賽車在德州的賽道上因彎道設有大傾斜角度可以高速過彎,讓過彎離心慣性達到5.5G,多數車手難以承受而取消比賽

7 

F1的引擎與傳動機械為了減輕重量提升加速性能常常得犧牲耐用度冒著引擎縮缸損壞的風險,甚至變速箱也曾嘗試使用碳纖維製造來減輕重量,完美的F1引擎設計是使用一兩場比賽後正好可報廢,若太耐用就代表這引擎設計還有減重的空間,但近年來FIA則規定F1引擎耐用度需大幅提升。

8 

雖然賽車主辦單位不斷限制新科技的運用,但是比賽用的賽車仍然比任何的民用車輛更為先進。汽車工業利用賽車實驗各種技術,這些發明與發現也經常用於改良量產的汽車。渦輪增壓引擎的普及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賽車運動對於汽車的安全也有正面影響。

9 

2005年賽季F1規則有不少的變化,其中較大的變化包括一站比賽只准使用一套輪胎,與一台引擎必須使用兩站比賽(在爆胎、爆缸或影響賽車安全行駛的情況下允許更換輪胎或引擎),與後定風翼向前移了20cm以減少後擾流板透過與車尾的距離產生槓桿原理放大下壓力(如2004年Chrysler概念車MEFour-Twelve的尾翼在時速300公里時可電動向後移動10公分,產生421公斤的下壓力)等等。2006年賽季F1將再次進行規則大改動,包括引擎由已經使用多年的3000cc V10設計改為2400cc V8設計,以求降低各車隊在引擎開發上的成本需求與馬力,拉近強弱隊之間的差異。2008年廢除了電子循跡控制系統,F1運動在經過一陣子高度電子化的時代後,又回歸不依賴賽車功能而更依靠車手駕駛技術的本質。國際汽聯對2009年的比賽規則進行了進一步的修改,主要核心為進一步降低賽車下壓力(高下壓力可幫助賽車獲得高速過彎速度)、增加後擾流翼離地高度以減少對後面賽車產生亂流增加後面賽車超車的機會、禁用輪胎加溫裝置(此裝置可幫助賽車在比賽中更快進入工作溫度以獲得高速度)、禁用前懸吊系統後方整理亂流的破風板和引入光頭胎和加寬前擾流翼補償一些新規則損失的下壓力(無花紋的光頭胎可增加輪胎抓地面積有效提升賽車速度,但比現行有縱向排水紋的輪胎更易磨損)。國際汽聯希望通過以上措施將比賽更進一步地轉變為車手技術之間的較量和限制賽車速度,但是有不少車手對其提出了異議,主要體現在賽車將更加難以駕駛,比賽中事故將會增加,車手往往會因為謹慎駕駛而降低比賽的觀賞性等等。

10 11 

這遊戲它媽的好熱血阿

12 

 法拉利(Ferrari)   首選
    蓮花(Lotus)
    威廉斯(Williams)
    麥拉倫(McLaren)
    紅牛(Red Bull Racing)
    紅牛二隊(Toro Rosso)
    印度力量(Force India)
    梅塞德斯 (Mercedes)
    卡特漢姆(Carterham)
    西斯班尼亞(HRT)
    瑪魯西亞(Marussia)
    薩伯(Sauber)

13 14 

玩家專屬 技工團

15 

這人說 喝酒開車要戴安全帽

16 

非常嚴格的教學關  每天每課都要過

17 

直線加速  過彎超車 拉力扭力 都要上課

18 19 20 

還有錄影機可以播放自己 的行為

可以檢討過彎改進

21 22 

開法拉利就是不一樣

23 24 

靠靠 還有第二天的課程要上

25 26 

遊戲有收錄一些名人

27 

F1是一種封閉式的賽事,意思是說比賽是在一個完全與外界隔絕、封閉的範圍內,以固定的路線繞圈進行。大部分舉辦F1的場地都是專門用來進行各類車輛比賽的賽車跑道,但也有以一般市街道路圍成,每年只有在舉辦F1比賽時才特別封路做出的市街賽道。甚至還有介於兩種場地之間,以一半市街地與一半賽車跑道組成的混合賽道。

28 


    專用賽道:這類跑道佔F1舉辦場地的大多數,除了F1之外,往往也是其他種類車輛競賽的使用場地。例如位於日本三重縣鈴鹿市的鈴鹿賽道(Suzuka Circuit),位於義大利米蘭郊外的國立蒙札賽道(義大利文:Autodromo Nazionale Monza),位於英國北安普頓郡(Northamptonshire)的銀石賽道(Silverstone Circuit),都是此類場地。
    市街賽道:以一般的市街道路、高速公路或是公園內的環園道路為基礎所圍繞而成,加裝一些緩衝或安全防護設施後用以進行比賽的場地。在這類場地中,位於摩納哥公國,以蒙地卡羅(Monte Carlo)的市街所圍成的摩納哥賽道應該是最經典的範例,除此之外一些以前曾經舉辦過的場次例如長堤大獎賽(Long Beach GP)、拉斯維加斯大獎賽都是市街地比賽,其中後者所使用的凱薩皇宮賽道(Caesar's Palace Circuit)甚至是用該賭場附設的大型停車場圍成的。
    混合賽道:這類場地在平日可能有一個規模比較小、距離比較短的專用賽道存在,在正式比賽時再擴展連結周圍的普通道路變成一個完整的跑道。或者,跑道路線本身是與途經該地的道路有局部重疊,平日作交通路線使用,比賽時再圍起來變成賽道。加拿大蒙特婁的吉耶·維倫紐夫賽道(Gilles Villeneuve Circuit),澳洲墨爾本的亞伯公園賽道(Albert Park Circuit),或是曾經舉辦過美國大獎賽的華金谷賽道(Watkin Glen Circuit)都屬此類場地。

29 30 

靠夭咧  是雨天

31 

速時開破百  遇到下雨簡直是災難

32 

跳出去再換一個

33 

選這個場好了

34 

耶 沒下雨

35 36 37 

準備衝啦

38 

大家衝阿~

我的手套是GE的耶

39 

來到第四名了  真不可思議 。過彎超車是王道。直線超車是不可能的 因為大家車速都一樣快。

40 

過個彎小差錯就落到 13名

41 42 

再換一場 看看

43 

天氣強制選 晴天

44 

摩洛哥 這個好像是鋼鐵人的那個賽道

45 46 

好刺激阿 聽引擎聲浪 很爽的

47 48 

結果這種跑道非常難開 因為太窄小了

49 51 

一直撞壁 落到最後一名 還被追上一圈

一整個腦差成怒

52 

不爽就堵在車道上 讓大家都不能開

還逆向對撞

53 54 

惡搞的結果就是 比賽被強迫中止

55 

大家認為我是非常沒品的車手。

沒想到遊戲做的很真實 連這種情況也有

56 

這人長的很驚訝

57 

新加坡夜景賽  台灣要加油阿 何時弄出國際級的跑道讓F1也來台比賽 

58 59 60 61 

    阿布達比大獎賽 - 在亞斯碼頭賽道(Yas Marina Circuit)舉行
    新加坡大獎賽 - 在新加坡賽道(Singapore)舉行,是以新加坡的市街圍成,第一次的夜間F1賽事。
    阿根廷大獎賽 - 在布宜諾斯艾利斯賽道(Autodromo Municipal De La Cuidad De Buenos Aires)舉行
    澳大利亞大獎賽 - 在墨爾本的亞伯公園賽道(Albert Park Circuit, Melbourne)舉行,賽道大部份平時作為墨爾本的公共道路;曾經於阿德雷德(Adelaide)舉辦過
    奧地利大獎賽 - 在史匹爾堡(Spielberg)的A1賽道(A1-Ring)舉行
    巴林大獎賽 - 在巴林國際賽道(Bahrain International Circuit)舉行
    比利時大獎賽 - 在斯帕的斯帕賽道(Circuit de Spa-Francorchamps)舉行
    巴西大獎賽 - 在聖保羅的英特拉格斯賽道(Autódromo José Carlos Pace)舉行
    英國大獎賽 - 在北安普敦郡的銀石賽道(Silverstone Circuit)舉行
    加拿大大獎賽 - 在蒙特婁的吉耶·維倫紐夫賽道(Gilles Villeneuve Circuit)舉行
    中國大獎賽 - 在上海的上海賽道(上海國際賽車場,Shanghai International Circuit)舉行
    歐洲大獎賽 - 在德國紐伯林賽道(Nürburgring)舉行(2008年以後在西班牙的瓦倫西亞賽道舉行街道賽)
    法國大獎賽 - 在內未爾近郊的內未爾馬涅-古赫賽道(Circuit de Nevers Magny-Cours)舉行
    德國大獎賽 - 在巴登-符騰堡的霍根海姆賽道(Hockenheimring)舉行(2007年以後在紐伯格林賽道和霍根海姆賽道輪流舉行)
    匈牙利大獎賽 - 在布達佩斯的匈牙利賽道(Hungaroring)舉行
    義大利大獎賽 - 在米蘭的蒙扎賽道(Autodromo Nazionale di Monza)舉行
    日本大獎賽 - 在三重縣的鈴鹿賽道(Suzuka Circuit)舉行
    盧森堡大獎賽 - 在德國紐伯林賽道(Nürburgring)舉行
    馬來西亞大獎賽 - 在吉隆坡的雪邦賽道(Sepang)舉行
    摩納哥大獎賽 - 在摩納哥賽道(Circuit de Monaco)舉行,是以蒙地卡羅的市街圍成。
    太平洋大獎賽 - 在日本岡山縣英田賽道(TI Circuit Aida)舉行
    葡萄牙大獎賽 - 在埃斯托里爾賽道(Circuito do Estoril)舉行
    聖馬利諾大獎賽 - 在義大利伊莫拉賽道(Autodromo Enzo e Dino Ferrari Imola)舉行
    西班牙大獎賽 - 曾在巴塞隆納的加泰隆尼亞賽道(Circuit de Catalunya)與赫雷斯賽道(Circuito Permanente de Jerez)舉行
    土耳其大獎賽 - 在伊斯坦堡賽道(Istanbul Otodrom)舉行
    美國大獎賽 - 在印第安那州的印第安納波利斯賽道(Indianapolis Motor Speedway)舉行
    韓國大獎賽 - 在韓國靈巖郡韓國國際賽道舉行
    印度大獎賽

資料來源:wiki F1 formula 1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F1 formula 1 F1 方程式賽車
    全站熱搜

    哈哈小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