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講到天主教的由來和信奉天主教的中世紀國家,今天來講中世紀信奉回教的國家


首先介紹伊斯蘭教
穆斯林,而家全世界大約有12億,係僅次於基督教的世界第二大宗教
伊斯蘭教最初由阿拉伯半島興起,伊斯蘭教名字 來自阿拉伯話 al_islam,意思係「順從」同「和平」。唐宋有人叫佢做大食教,元代又有人叫佢做清真教不過由於信這個教都係回回族人,所以以前多數叫做回教或者回回教門,到明代又有人叫做天方教,但開始普遍將回回教簡稱做回教。



伊斯蘭教有好多教派,但共通點係相信穆罕默德為最後一個先知,以古蘭經同聖訓做信仰依據,統稱教徒做「穆斯林(Muslims)」,意思係「阿拉意志的順從者

穆斯林做禮拜.JPG  
阿拉伯人的起源
和猶太人一樣,同屬閃族的分支。根據伊斯蘭傳統的說法,阿拉伯人的祖先是易斯馬儀(以實瑪利),而易斯馬儀則是易斯哈格(以撒)的同父異母兄弟,是易卜拉欣(亞伯拉罕)的長子。因此,猶太人和阿拉伯人同是兄弟,這一對兄弟的紛爭已經有一千四百餘年了。



阿拉伯帝國(632年—1258年)

是阿拉伯半島上的阿拉伯人於中世紀創建的一系列伊斯蘭封建王朝。唐代稱之為大食國
帝國存在了600多年,主要有神權共和時期和奧米亞王朝、阿巴斯王朝兩個世襲王朝。帝國最強盛的時候,疆域東起印度河和中國邊境,西至大西洋沿岸,北達裏海,南接阿拉伯海,是繼波斯帝國、亞歷山大帝國、羅馬帝國和拜占庭帝國、波斯帝國薩珊王朝之後又一個地跨亞、歐、非三洲的大帝國。
從6世紀後半葉開始,由於埃及的混亂以及拜占廷和波斯之間的連年戰爭,使得原先的波斯灣-紅海-尼羅河的商路無法通行,商人們改走更為安全的,通過阿拉伯半島的陸路。地處商路中段,東到波斯灣,西至紅海,北往敘利亞,南通葉門的交通樞紐,麥加因此而變得繁榮起來
阿拉伯帝國.JPG  
公元610年,穆罕默德開始在麥加傳播伊斯蘭教。隨著傳教逐漸公開,伊斯蘭教徒開始增加,一些商業貴族家族成員也加入進來,並引起以奧米亞家族為核心的麥加統治集團的關注。為了自身的統治利益,奧米亞等貴族開始對穆罕默德進行迫害。

622年,穆罕默德被迫出走,遷往雅特里布城。雅特里布因穆罕默德的到來而改名為麥地那·納比,意為「先知之城」,簡稱麥地那
穆罕默德是一個深思熟慮的人,他經常在麥加的一個山洞裡整夜修鍊和沉思。據說610年左右他在沉思時幻見到天使加百列還聽到一個聲音對他說:「你是神的傳音者。」(基督徒及猶太人從此時起到他死都認為他只是出現幻覺
為了鞏固新生政權,穆罕默德指揮烏馬公社,以戰爭籌集財富和武器。624年,他發起了伯德爾戰役,以少勝多,襲擊了麥加奧米亞家族的一支武裝商隊。這不僅給奧米亞家族以沉重打擊,而且也被穆斯林們視為是安拉神佑的結果,大大提高了穆罕默德的威望,擴大了伊斯蘭教的影響。此後數年間,穆罕默德先後兩度與麥加軍隊交鋒。

627年,穆罕默德以堅守之策,挫敗麥加萬人大軍對麥地那城的圍攻,解除了新興政權面臨的軍事威脅。此後,麥地那軍隊愈戰愈強,屢戰屢勝,迅速兼并周圍部落。與此同時,穆罕默德還派遣使者,遊說半島各個部落,擴大伊斯蘭教的影響,使麥地那國家成為當時阿拉伯半島上最強大的政治、宗教和軍事力量

神權共和時期(632年—661年)
為了讓貝都因人繼續效忠於麥地那,最後經各派協商,同意由穆罕默德的岳父阿布·伯克爾出任先知在世間的代表,稱為哈里發(意為真主使者的繼承人)。正是在他的領導下,叛教的部落重新回到了信徒的行列,阿拉伯半島恢復了統一,阿拉伯人開始了最早的對外擴張。
最初的四大哈里發由穆斯林公社選舉產生,歷史上將這4位哈里發統治時期稱之為神權共和時期,又稱四大哈里發時期。

奧米亞王朝時期(661年—750年)
公元661年,奧米亞家族的敘利亞總督穆阿維葉即位哈里發,以大馬士革為首都,建立了奧米亞王朝。他將哈里發改為世襲,實際上成為了帝國的君主。阿拉伯社會開始進入鼎盛時代
8世紀初,奧米亞王朝的政權鞏固以後,阿拉伯人開始發動大規模的對外戰爭。在東線、阿拉伯軍隊侵入中亞,佔領喀布爾、布哈拉、撒馬爾罕和花拉子模等廣大地區,直至帕米爾高原,與中國唐朝相對峙。另一支東線軍隊攻入南亞次大陸的北端,佔領信德一帶。在北線,奧米亞王朝曾3次發兵,圍攻拜占廷首都君士坦丁堡西線的進攻最為猛烈,不僅佔領從突尼斯、阿爾及利亞直到摩洛哥的馬格里布地區,還以皈依伊斯蘭教的北非土著柏柏爾人為主力,於711年跨過直布羅陀海峽,攻入西歐的伊比利亞半島。消滅西哥德王國後,阿拉伯人翻越庇里牛斯山脈,攻入西歐法蘭克王國。732年,阿拉伯人在普瓦提埃戰役中失利,停止向西歐內陸的進攻。
摩爾.JPG  
阿拉伯人殘暴的征服統治,導致眾多被征服民族的怨恨不斷加劇。同時,遜尼派、什葉派及其他派別的教派爭鬥日趨激烈,並逐漸與階級、民族矛盾聯結在一起。帝國不僅未能徹底把什葉派鎮壓下去,反而又出現了一個由先知叔父阿巴斯的後裔為主的阿巴斯派。

阿巴斯王朝時期(750年—1258年)
747年,阿巴斯的後裔阿布·阿巴斯利用波斯籍釋奴艾卜·穆斯林在呼羅珊的力量,聯合什葉派穆斯林,於750年(一說752年)推翻了奧米亞王朝的統治,建立了阿巴斯王朝
哈里發曼蘇爾執政時,以伊拉克為中心,在底格里斯河畔營建了新都巴格達,於762年遷都至此。該城宏偉壯觀,人口眾多,商貿繁盛,是與當時的長安、君士坦丁堡齊名的國際性大都市。
摩爾2.JPG  
進入9世紀之後,人民起義遍及帝國全境,其中聲勢最為浩大的有巴貝克起義、黑奴起義和卡爾馬特起義。阿巴斯王朝因此國勢日衰。同時,9世紀中葉以後,突厥人逐漸取得權勢。突厥將領掌握軍權,任意廢立甚至殺害哈里發。哈里發完全成為他們手中的傀儡。

10世紀以後,帝國四分五裂,實際統治區域僅限於巴格達及其周圍地區,名存實亡。
1055年,塞爾柱突厥人攻陷巴格達,解除了哈里發的政治權力,僅保有宗教首領的地位。

12世紀末年,中亞新興的花剌子模王朝取代塞爾柱人,控制了哈里發,但諸邦分立的局面,未有大的改觀。

13世紀初,蒙古帝國開始興起,第一次蒙古西征就消滅了花剌子模。13世紀中葉,蒙古鐵騎衝入西亞大地。1252年,成吉思汗之孫旭烈兀奉其兄蒙哥汗之命西征。他率領蒙古軍隊洗劫了波斯、小亞細亞、美索不達米亞和敘利亞,並於1258年摧毀帝國首都巴格達,1260年攻佔敘利亞首府大馬士革。據說,除少數技藝高超的工匠外,巴格達全城居民都被屠殺,被屠殺人數約為9萬人(《多桑蒙古史》中記載為80萬人)。為了不讓皇族的鮮血玷污戰刀,哈里發裹在地毯裏被戰馬踩死。阿拉伯帝國終於滅亡

 


終極結論:阿拉伯人跟猶太人是兄弟,猶太人只信猶太教(摩西十誡傳下來的)<公元前3000年>,而耶穌跟猶太人說他就是救世主,但猶太人不鳥他,於是產生了天主教(以耶穌訓戒教導為教義)<公元起算>;有位叫穆罕默德的宣稱看到天使於是建立伊斯蘭教<公元610年>,猶太跟天主教都說他虎爛。以上三個教彼此都不承認對方


土耳其(阿拉伯帝國勢弱後的傭兵國)    

62.JPG

九世紀以後,阿拔斯王朝開始衰落,阿拉伯人耽於城市的安逸生活,為了維持治安與穩定,雇用「馬木路克」以維持權力。馬木路克多是中亞、北亞地區淳樸且勇敢的遊牧部族,其中以土庫曼族、土耳其人(中國歷史稱為突厥人)等較為重要。他們擁有卓越的騎術,且被鼓勵信仰遜尼派伊斯蘭教,被選為補強阿拉伯人的「信仰戰士」,他們日益開化,開始爭奪統治權力。首先土庫曼族族長塞爾柱(Seljuk)帶頭集體改信伊斯蘭教,並成為「信仰戰士」,經過數個民族的融合,十一世紀初,他們在伊朗東部建立據點。1055年,族長多克利爾.貝爾(Tughril Beg)將勢力深入伊拉克巴格達,自稱阿拔斯王朝哈里發的保護者,哈里發賜予「蘇丹」的名號,掌握實際政權,塞爾柱土耳其帝國崛起。
馬木魯克.JPG  (阿拉伯的精銳傭兵團)

雖然阿拔斯王朝名義上的統治者還是哈里發,但是實權已經旁落到「蘇丹」手中,蘇丹給予部下各地區的土地權,所以整個國家實質上是新興土耳其人的囊中之物。不過,塞爾柱當權者十分尊重阿拉伯帝國的傳統,基本承襲了帝國以往的各種典章制度,帝國表面上恢復了統一局面。塞爾柱土耳其人以伊朗的伊斯法罕為首都,使用波斯語為官方語言,且重用波斯人任官,所以是帶有波斯風格的政權。塞爾柱土耳其人以法蒂瑪王朝為競爭對象,攻佔了敘利亞、巴勒斯坦等地,因自認是「信仰戰士」,對前往聖地耶路撒冷朝聖的基督教徒態度不十分友善。更向小亞細亞地區擴張勢力,在1071年的曼斯克特戰役中擊敗拜占庭帝國軍隊,使感受到亡國危機的拜占庭皇帝向西歐羅馬教宗求救,引發長達200年的「十字軍東征」,對世界歷史的變遷與發展有深遠的影響


埃及(阿拉伯帝國勢弱後的傭兵國)
公元前11世紀至前7世紀,斷斷續續被亞述、波斯、馬其頓和羅馬帝國征服。公元4—7世紀併入東羅馬帝國。公元7世紀中期,阿拉伯人入侵,建立阿拉伯帝國。1249年開始由馬木魯克軍團指揮官統治。1517年被土耳其人征服。成為奧斯曼帝國的行省。1798年-1801年一度被拿破崙佔領。
63.JPG

馬木留克(Mamluk、Mamluke、Mameluk、Mameluke,又名馬木魯克、馬穆魯克、馬木路克),從公元第九到第十六世紀之間服務於阿拉伯哈里發和阿尤布王朝蘇丹的奴隸兵。後來,隨著哈里發的式微和阿尤布王朝的解體,他們逐漸成為強大的軍事統治集團,並建立了自己的伯海里王朝與布爾吉王朝(Burji dynasty),統治埃及達三百年之久(1250年-1517年)。
馬木留克大多是由奴隸販子抓到並販賣到中東地區的。他們因為沒有任何政治背景而受到哈里發們的青睞。中東當地的軍人大多忠誠於當地的酋長和大家族,而不是哈里發。馬木留克由於身份低微,擁有對哈里發個人很高的忠誠度。一旦叛亂發生,馬木魯克往往成為敉平叛亂的得力工具。馬木魯克也經常被作為僱傭軍使用。

阿育布王朝為12世紀-13世紀統治埃及、敘利亞、葉門的回教王國。該王朝由庫爾德人建立,全盛時期的版圖延伸至聖城麥加與北伊拉克。由阿育布、謝爾庫赫兄弟帶領的阿育布家族原先是贊吉王朝的士兵,後來在阿育布之子、埃及民族英雄薩拉丁帶領下獲得了獨立地位。

薩拉丁於1169年成為埃及總督。1171年,薩拉丁在阿拉伯帝國法蒂瑪王朝末代哈里發死後解散法蒂瑪王朝,建立了阿育布王朝。薩拉丁花費了接下來的十餘年去東征西討,到了1183年,王朝佔有埃及、敘利亞、北部美索不達米亞、漢志、葉門及西至突尼斯的北非沿岸。在1187年的哈丁戰役中,又取得對耶路撒冷王國的勝利,但是不久以後十字軍又重新控制了巴勒斯坦的海岸線。
哈丁戰役.JPG  
薩拉丁逝世後,他的兒子們爭奪對王朝的控制權,最終由薩拉丁之弟阿迪勒一世於1200年登上蘇丹的寶座。但自從1250年代起,尤其是蒙古人在1260年取得對阿尤布王朝的控制之後,王朝愈加衰微。蒙古人離開以後,馬木留克(馬穆魯克)人在哈馬推翻了阿尤布王朝最後一任統治者





摩爾 (阿拉伯帝國最勇於聖戰的人)

柏柏爾人,黑非洲和阿拉伯裔從北非,其中一些人來征服和佔領伊比利亞半島的近800年。 當時他們是穆斯林 ,雖然早期的人都跟著其他宗教。
最初的摩爾人統治伊比利亞半島的本哈里發科爾多瓦被視為其接受寬容基督徒,穆斯林和猶太人生活在同一個地區。
61.JPG

普瓦捷戰役
法蘭克人和勃艮第 VS 倭馬亞哈里發
711年伊斯蘭的倭馬亞王朝入侵衣比利半島,軍勢直逼法蘭西的高盧(古羅馬帝國的行省 )
據考究倭馬亞有8萬兵力,法蘭西有3萬兵力 雙方在勃艮第的波爾多交戰 摩爾大敗


結論:中古世紀在歐洲,因為羅馬帝國的崩裂,使各城邦獨立,只要經教宗加冕就能擁有皇帝和國號,如法蘭西、英格蘭、神聖羅馬帝國、西西里、西班牙....   而亞洲,則因阿拉伯帝國崩裂後,各地雇傭兵與部族聯合獨立,經哈里發授與蘇丹王位及國號,如土耳其、埃及、摩爾

 

遊戲中主要三大宗教就是天主教、伊斯蘭教、東正教,大家無把對方洗腦成我方的信仰者,除此之外的信仰就是異端邪說。

裁決所.JPG  

宗教裁判所(或稱異端裁判所、異端審判,拉丁文:Inquisitio Haereticae Pravitatis Sanctum Officium),是在公元1231年天主教教宗額我略九世決意,由道明會(天主教托缽修會之一)設立的宗教法庭。此法庭是負責偵查、審判和裁決天主教會認為是異端的法庭,曾監禁和處死異見分子

(神職人員不夠虔誠時是無法訓服異端的,甚至會被同化)

14.JPG

 

1252年,教宗依諾增爵四世進一步批准宗教裁判所可以在審訊用刑。可用刑罰包括沒收全部財產、鞭笞、監禁、終身監禁及火刑。由於有權搜捕嫌疑犯及同夥,這使得人人自危。

77.JPG

 

於1478年由西班牙伊莎貝拉女王(Isabella)要求教宗思道四世准許成立,用以維護天主教的正統性,以殘酷手段懲罰異端,教宗思道四世雖曾指責,但教廷始終沒有禁止此種行為。直至19世紀初始取消西班牙宗教裁判所,但從1483年至1820年期間共有38萬人被裁定成異端,被火刑處死的人達10萬

97.JPG

99.JPG

遊戲中只有天主教國家才會有王室或將領被裁決的情形,如果選拜占庭或俄羅斯(東正教)或伊斯蘭國家則無此問題 

 100.JPG



十字軍東征

(拉丁文:Cruciata,1096年-1291年)是一系列在羅馬天主教教宗的准許下,由西歐的封建領主和騎士對地中海東岸的國家發動的持續了近200年的宗教性戰爭,東正教徒也參加了其中幾次十字軍。參加這場戰爭的士兵佩有十字標誌,因此稱為十字軍。
十字軍的最初目的是收復被穆斯林統治的聖地耶路撒冷。當塞爾柱土耳其的穆斯林在安納托利亞對基督教的拜占庭帝國取得軍事勝利時,十字軍的戰役為響應拜占廷的求助而被點燃了。
美國學者朱迪斯·M·本內特在他的著作《歐洲中世紀史》里寫道,「十字軍遠征聚合了當時的三大時代熱潮:宗教、戰爭和貪慾」。到1291年,基督教世界在敘利亞海岸最後一個橋頭堡——阿卡被攻陷,十字軍國家的命運告終。

十字軍東征.JPG  

從第一世紀開始,創始於羅馬帝國境內猶太省(今以色列、巴勒斯坦地區)的基督教迅速傳遍羅馬帝國。4世紀時的基督教已是羅馬帝國的最大宗教,313年米蘭敕令使之合法化,並在380年時狄奧多西大帝任內成為為羅馬帝國的國教。在隨後的幾個世紀,耶路撒冷、巴勒斯坦和敘利亞地區都處於羅馬帝國及其分裂後的拜占庭帝國境內,基督徒在聖地佔據壓倒性優勢

7世紀,伊斯蘭教在阿拉伯半島興起。像基督教一樣,伊斯蘭教官方明令譴責武力逼迫的宗教滲透,但追求政治忠誠與控制的阿拉伯伊斯蘭教徒——穆斯林們踐行了武力,並迅速向阿拉伯半島以外的地區擴張,中東的歷史格局從此發生巨變。而此時拜占廷帝國和波斯的薩珊帝國因彼此的連年戰爭而筋疲力竭,新興的穆斯林從中得利。穆斯林在636年的約旦擊敗拜占廷軍隊,並於638年佔領了聖地耶路撒冷
尤其是在阿拔斯王朝時代,巴勒斯坦地區的基督徒總體是安定的。的確,教會和大地主喪失了他們的土地,而這些土地被收歸於伊斯蘭國家國庫、寺院以及他們的高層官員所有;但是,當地民眾很少遭受騷擾,阿拉伯人的政府所課的土地稅和人頭稅,和過去拜占庭帝國所征的沒有很大區別。
1009年,西方對穆斯林態度發生了巨變。這一年, 第六任法蒂瑪王朝哈里發哈基姆(Al-Hakim bi-Amr Allah)下令摧毀包括聖墓教堂在內的所有耶路撒冷基督教堂和猶太會堂,加深了對非伊斯蘭教的迫害。基督教教徒到耶路撒冷朝聖的路被封,朝聖者受突厥人侮辱的消息傳至西歐,基督教與回教互相對立氣氛更加嚴重
1055年,塞爾柱王朝推翻白益王朝,控制了巴格達的哈里發政權。塞爾柱帝國的擴張引發了與拜占庭帝國和法蒂瑪王朝在中東地區的利益衝突,其中1071年在曼齊刻爾特一役中拜占庭的慘敗對十字軍東征產生了刺激作用。

(發動對安條克的第一次十字軍大會師)

76.JPG

 


第一次十字軍東征
第一次十字軍空前需要現款,這導致了經濟社會一度混亂。
不少貴族、自由人為踏上征途而千方百計獲取裝備、物資和現款,包括出售不動產、掠奪猶太人等等
教宗委派一批正式傳教士到歐洲各地向騎士階層宣傳十字軍運動,然而,有一些自告奮勇的狂熱宣傳分子同時鼓動了下層貧民。城市流民、亡命之人等等,他們或許不知道十字軍的宣傳意義,但他們知道要擺脫目前的困頓和窘況。1096年3月,在「隱士」彼得和沃爾特·桑薩瓦爾的率領下,這些平民迫不及待地自行組織出發了,即平民十字軍。

103.JPG (俗稱炮灰的單位)

隻看似可憐的隊伍,卻漫無紀律,沿途殘忍地進行劫掠和屠戮,許多猶太人、匈牙利人等在他們眼中看起來像「異教徒」的人都慘死在他們手下,但他們本身損傷慘重,疾病、鬥毆和貧困讓這支隊伍漸趨萎靡平民十字軍到達君士坦丁堡,又被君士坦丁堡的皇帝打發到小亞細亞迎戰精銳的土耳其人,幾乎全軍覆沒。(簡直是白痴)
1096年秋天,由武裝貴族和騎士組成的正規十字軍開始出發。1099年,十字軍佔領伊斯蘭埃及法蒂瑪王朝控制下的耶路撒冷,並建立了十字軍國耶路撒冷王國。這次戰事中十字軍屠殺了安提阿和耶路撒冷二城

72.JPG

 

第二次十字軍東征
1144年,穆斯林塞爾柱人攻打伊德薩伯國。耶路撒冷國王向法王路易七世和德國國王康拉德三世求援,開始了第二次十字軍東征(1147年 - 1149年),結果失敗,伊德薩伯國滅亡。

15.JPG (土耳奇伊斯蘭教徒也會發動聖戰)

第三次十字軍東征
1187年,埃及此時已經更換為阿尤布王朝,其蘇丹薩拉丁攻佔耶路撒冷,俘虜了耶路撒冷國王。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一世(紅鬍子)、英國獅心王理查一世和法王腓力二世發動了第三次十字軍東征(1189年 - 1192年),腓特烈一世在途中墜水而死,其部隊退出戰爭。法王腓力二世與英王理查一世及後不和,腓力以國內發生糾紛為藉口,途中返回法國,最終只剩理查孤軍力戰薩拉丁。薩拉丁進行了頑強的抵抗,雙方互有勝負,最終達成停戰協議。

105.JPG (意見不合逃亡去)

第四次十字軍東征
1202年,教宗英諾森三世發起了第四次十字軍東征(1202年 - 1204年)。最初的目標是埃及,後來改變了軍事計劃,攻佔了君士坦丁堡,大屠殺和大掠奪達一星期之久,拜占庭帝國的大部分土地也被攻克,並建立了拉丁帝國(1204年 - 1261年)。

 拉丁帝國.JPG  十字軍2.JPG   (可憐的拜占庭帝國 莫名其妙被乾洗)

第五次十字軍東征
教宗英諾森三世生前發起以埃及阿尤布王朝為進攻目標。1219年攻佔埃及達米埃塔(Damietta),1221年由於尼羅河水泛濫被迫撤退。
同時,1219年至1221年,成吉思汗發動第一次蒙古西征,滅穆斯林花剌子模王朝。

110.JPG

第六次十字軍東征
第六次十字軍東征(1228年 - 1229年)仍然以埃及阿尤布王朝為進攻對象。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二世通過軍事壓力和談判,為耶路撒冷第二王國取得耶路撒冷、伯利恆和通往地中海的走廊。但是到1244年耶路撒冷再度被流亡的花剌子模回教徒佔領。
1236年—1241年,拔都率領蒙古軍團向高加索、東歐、中歐進行第二次蒙古西征,建立金帳汗國。

40.JPG (十字軍旗幟)

第七次十字軍東征
法王路易九世發動第七次十字軍東征(1248年 - 1254年),進攻埃及阿育布王朝,被埃及馬木留克奴隸兵團擊敗,路易九世被俘,1250年以大筆贖金贖回。阿尤布王朝也於1250年被馬木留克王朝取代。
1252年至1260年,旭烈兀率領10萬蒙軍進行第三次蒙古西征,滅巴格達穆斯林阿拔斯王朝,建立伊兒汗國。

78.JPG43.JPG

第八次十字軍東征
此次東征由法王路易九世領導,進攻突尼斯穆斯林哈夫斯王朝。路上發生流行病,路易九世染病身亡,軍隊撤退。

45.JPG (軍隊敗逃樣)

第九次十字軍東征
由英國的愛德華親王於1271及1272年發動。他獲知法王路易九世在西線失敗之後,率軍渡海在以色列阿卡登陸,企圖從東線進攻,但是最終被埃及馬木留克兵團擊敗。

44.JPG(將領陣亡樣 )
此後,十字軍在東方的領土逐漸落入穆斯林手中。1291年,最後一個據點阿卡(今以色列北部城市)被埃及馬木留克軍隊攻陷,耶路撒冷王國滅亡。

北方十字軍入侵
北方十字軍戰役是由丹麥和瑞典信奉天主教的國王,德意志的寶劍,條頓騎士團和他們的盟友針對北歐波羅的海東南部,信奉異教的立陶宛發起的十字軍戰役。瑞典和德意志為反對俄羅斯的東正教徒而發起的戰役。
最後被波蘭聯軍大敗而亡。

11.JPG (俘虜全部處決)

最後一次十字軍
教宗博尼法斯九世呼籲,由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西吉斯蒙德和法國勃艮第公爵組織了最後一次十字軍遠征
1396年9月28日,最後一支十字軍隊伍在尼科堡戰役(Battle of Nicopolis)中被土耳其軍隊打敗。
30.JPG(十字軍失敗)第十次十字軍.JPG  


十字軍東征失敗的原因
十字軍缺陷多,例如根本沒組織、沒軍紀、作戰時沒有統一的指揮號令者、面對長期對峙的後勤補給幾乎毫無規劃等。十字軍所到之處,搶掠、偷盜,遍地焦土,時有所聞,使十字軍聲名日漸惡化。


(與教宗關係愈好的國家 還能主動提議發動十字軍)
101.JPG

 




十字軍過程中總共產生三個保護信仰的組織

 條頓騎士團
條頓騎士團又名德意志騎士團,與聖殿騎士團、醫院騎士團一起並稱為三大騎士團。
第三次十字軍東征(1189年-1192年)期間,來自德意志地區的騎士多次獲贈土地和城堡。逐漸在耶路撒冷地區形成勢力。
1198年3月5日,條頓騎士團成立於阿卡(Acre),今巴勒斯坦境內1199年9月19日,教宗英諾森三世頒布訓令,規定條頓騎士披聖殿騎士一樣披風(白色披風,上紅色十字和寶劍),戴黑色十字章,執行醫院騎士團一樣的團規。
條頓騎士團.JPG   (德軍SS部隊的前身)
聖殿騎士團
是中世紀天主教的軍事組織是為了籌組十字軍而建立的軍事修士會。
聖殿騎士團創立於第一次十字軍東征(1096-1099)之後,主要由法國騎士組成
聖殿騎士團得到羅馬教廷正式支持,擁有諸多特權,遂迅速增長其規模、勢力和財富,甚至發展出最早的銀行業
聖殿騎士團初期得到極多地產,奠定其發展基礎,其後發動募捐組團海外朝聖,又從事銀行業與商業以壯大資產。他們掌握東西方之間的商業活動,各地擁有分支機構,法國和英國甚且一度將國王御庫委託其保管。聖殿騎士團在當時金融圈舉足輕重,使人認為富甲天下,卻因此成為其毀滅的原因
1187年的哈丁戰役,聖殿騎士團被薩拉丁大軍圍困,大部分成員非死即傷。同年,薩拉丁攻陷耶路撒冷,聖殿騎士團退出
1241年,蒙古拔都西征入侵波蘭。瓦斯達(Wahlstadt)之役,聖殿騎士團的參戰部隊幾乎滅絕。其大首領阿爾芒(Armond de Perigord)寫信給法國國王路易說,中歐已無任何軍事力量可以阻擋蒙古鐵騎直抵法國。
1291年敘利亞的十字軍王國滅亡。聖殿騎士團和醫院騎士團撤到賽普勒斯,再返回法國。他們在法國是國王的大債主,擁有幾千座城堡和巨額財富,國王和主教因此羨慕與嫉恨。法國國王腓力四世編織「異端」罪名去剷除他們
1307年10月13日星期五(這是「黑色星期五」迷信的由來之一),事前並無任何徵兆,全法國的聖殿騎士團成員幾乎都被逮捕,並被限制使任何財產,以防止被移轉出國。原因是以精明能幹著稱的「美男子」法王腓力四世先已廣發密函,命令各地官員同時打開,執行他的整肅行動。

醫院騎士團.JPG  
醫院騎士團
稱是「耶路撒冷聖若望醫院騎士團」,又被稱為聖若望騎士團,成立於1099年,最初是由法國貴族Gerard和幾名同伴在耶路撒冷的施洗者聖若望教堂附近的醫院裏成立,主要目的是照料傷患和朝聖者
醫院騎士團成立時只是一個行善的組織,從1120年才開始作為一個軍事修會進行活動,以武力保護朝聖者免受異教徒攻擊


96.JPG




 


 

 

                                                                                                             

參考資料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8%BF%E6%8B%89%E4%BC%AF%E5%B8%9D%E5%9B%BD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95%B0%E7%AB%AF%E8%A3%81%E5%88%A4%E6%89%80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D%81%E5%AD%97%E8%BB%8D


arrow
arrow

    哈哈小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